精准健康传播“七生” | |||||||||
|
|||||||||
“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 《太上纯阳真经? 了三得一经》)。古有秦始皇寻仙药,汉武帝修承露盘,还有葛洪炼仙丹,今有美国科学家利用药物刺激,成功使端粒酶逆转录酶重新恢复生机,从而使衰老的动物长出大量新细胞,细胞彻底 “ 返老还童” 。自古以来,人类对健康与长寿的探索从未停止,人们对健康与长寿的梦想从未破灭。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说“如无健康,知识无法利用,文化无从施展,智慧不能表现,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健康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它不仅是个人资源、家庭资源,更是社会的基本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保证。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于1 9 4 8 年提出: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1 9 9 0 年W H O 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吕姿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M ]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 0 0 2 , 1 - 2 .)。在我国,伴随着“十三五”大幕的开启,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顺利召开、《“ 健康中国2 0 3 0 ” 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如期举办,“健康中国”也同时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组合拳已经打响。然而,想要全面提升我国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探究其“法”,就必须认知其“本”,即生命的本源,我们从何而来?《礼运》中记载:人以纵生, 贵於横生。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所以我们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天与父母共同赐予,极为珍贵。基于此,笔者在相继发表《精准健康传播“七则”》、《精准健康传播“七理”》《精准健康传播“七母”》后,又以生命之“生”与身心之“健康”为主线,归结《精准健康传播“七生”》,旨在追寻健康本源,对精准健康传播大有裨益。
一、健康创生 创造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创生。WHO发布健康公式,即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7%气候因素+8%医疗因素+60%生活方式,以上是造就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从此公式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健康,并非是单一个体可以控制,其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医学、艺术乃至法律等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所以,创造健康,需打好以上种种的组合牌,才能赢得个体健康之身心,无往而不利。 纵观国内外医疗现状,我们的方向越来越倾向于技术超级复杂化和高度专业化,精准医疗似乎要引领世界医疗的方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对医疗的过度依赖已经逐渐现其恶果,比如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公众意识中只重视医疗而忽视预防疾病的问题等等。实际上,在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因素里,医疗因素只占8 % , 它只是人们追求健康这个大目的的一个分支而已。因此,把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导向”向“以健康为导向”的转变,把医疗产业从“疾病产业”向“健康产业”转变,把“以精准医疗的方法导向”向“以精准健康的目的导向”转变已经刻不容缓。综合创造健康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优良的卫生服务,优质的个体基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是创造健康身心之保证,铸就健康中国之基础。正如鲁迅《集外集拾遗》所言:“那印象之自然,就如本来在木上所创生的一般。”我们都处于地球自然界中,生活在社会与家庭中,每时每刻无不接收到环境中所有健康因素正向或负向能量的影响,同时机体本身也会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各种信息与反馈调节自身,与之和谐同步,才能保持健康;反之则失去平衡,机体就会进入到亚健康或疾病的状态,当机体的生命信息和能量消耗殆尽时,就如蜡烛般油尽灯枯,面临生命的终止。 《皇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即阴阳平衡,与现代倡导健康的理念十分吻合,也就是我们的祖先所倡导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理念。健康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只有使各种健康因素与人体自身达到合理的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二、健康仁生 仁缔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仁生。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与道德境界。 “仁者,爱人也”,即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其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也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古学中“仁”,不止是为人处事之本,更乃健康身心之基。著名医学哲学家胡天兰德有一句名言“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惧怕、贪求、怯懦、嫉妒和憎恨等”。现代医学也证明,不良的情绪会使机体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分泌增多,NK细胞杀伤力减退,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疾病或影响健康。常怀仁爱感恩之心、真诚忠厚之心、宽以待人之心来为人处事,缔造充满正向与积极乐观的正能量,通过对自身仁德之心的修炼与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是保持身心健康之道。 个人缺乏良好的德行、社会失去道德的规范、国家没有道德的准绳,自私、争斗与冷漠充斥在我们周围,可以说是健康最大的杀手。美国一项涉及1 0 万名女性的多年跟踪调查显示,不善良的人寿命较短。荷兰科学家对男性的研究发现,心地善良的男性较心存恶念的男性寿命长。充满乐观与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人,其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降低。另一方面,精神的紧绷与进食减少,睡眠不足,血压升高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从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应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博爱、民主、自由,相互关爱与帮助,多一点仁爱,少一些冷酷,常怀仁爱之情,缔造健康身心
三、健康卫生 卫护健康产生, 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卫生。古人谓“ 体壮为健,心怡为康”,现代意义的健康不仅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还包括道德健康。精准健康传播的基本目的,就是卫护人民生命、维护大众健康, 也就是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各个环节促进健康,而这其中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可属重中之重。孙思邈《千金要方? 诊候》曰: “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由此不难看出,中医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预防疾病,进而使人少生病不生病而获取健康。现代医学已经证实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调整, 可以预防8 0 % 的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可以预防5 5 % 的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预防4 0 % 的肿瘤。这进一步证实了古人“治未病”思想之高明, 古人预防疾病“ 医术” 之智慧。当前, 我们大力提倡的对于疾病的“三级预防”理论,其内涵就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三个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给健康造成的危害,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概括起来,一级预防是针对疾病的易感期,通过早期干预起到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作用;二级预防是针对疾病潜伏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三级预防是针对发病后,通过科学的医疗手段改善病人症状,防止并发症发生。三级预防策略的开展,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影响健康的因素,以达到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之目的,可谓精要、可谓精细、可谓精准。 可以说“三级预防策略”贯穿于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全过程,是卫护健康产生之良策,是维护大众健康之良药。
四、健康养生 养育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养生。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一词,出自《灵枢?本神》,即保养身体、防病抗衰,通过各种方法育养生命、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养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养生就是人类提高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狭义上养生,不仅仅强调调养身体,而且更加强调调心、养心,涵盖了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方方面面。现代意义的“养生”是动词亦是名词,它指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继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四季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顺应自然环境、四季气候,即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的变化来调理自身。古代医家强调:“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知寒暑;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冬季宜养肾、春季宜养肝,“春捂秋冻”等等,都是在讲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笔者认为养生之道,贵在其“度”,可谓过犹不及。无论是日常的体质锻炼、饮食的调节,亦或是兴趣的培养,都应顺其自然,“适可而止”。任何养生法,恰当既是帮助,过度既是伤害。这恰好与笔者提出的精准健康传播七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准健康传播七则,分别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器”制宜、因“因”制宜、因“法”制宜;而科学的养生之法,恰恰也应根据人群、地点、时节、时事、器具、基因、法规,科学合理地个性化养生。
五、健康救生 救扶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救生。救助生命,是身为一名医者的本行、本能与本归,更是其坚持的那份执着、职业和职责。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内容趋于多元化,生活半径不断扩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溺水、跌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全部医术的首要目标是治好有病的人”,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救助生命不仅仅是医生的职责,更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多少生命在其被送到医者身边时为时已晚,回天乏术;又有多少人,在他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本人及身边的人却无可奈何,任其发展。因此,在他人的生命发生危机时,伸出援手,给别人一次重生的机会;在自己生命发生危机时,不慌不乱,及时规范处理或正确求救。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脏猝死的总人数每年高达120万例,其中心原性猝死的抢救存活率不足1%。而据中国红十字会披露的消息,截至2010年中国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仅有1000万名,不足全国人口的1%。偏低的国民心肺复苏术掌握率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极低的心搏骤停患者存活率。鉴于心原性猝死80%发生于院外家庭,而一味地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救治,往往在救治时间上得不到保证,需要依靠心搏骤停者就近的人员进行心肺复苏(CPR)急救,即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家庭成员或群众需要担负起实施CPR的重任,向全民普及CPR也就成为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为此,365bet体育在线下载科学普及分会启动了“全国心肺复苏普及精准健康传播进亿家工程”,该工程将团结全国近两千万名医务工作者与经过红十字会CPR专业培训的人员,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CPR技术培训与普及活动。通过医务人员传授亲友CPR这种以点带面乃至“滚雪球”的方式,籍以突破我国CPR普及率低的瓶颈,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CPR的推广与普及,提高我国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救护成功率。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普及急救知识,让人们知道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应该如何冷静处理或者指导他人进行正确处理,比如止血技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烧烫伤处理等急救知识的普及。笔者认为,救护生命不仅仅是救护患者,救护受伤害者,而且包含着个体自救知识的普及、自救技能的掌握、自救意识的提高。
六、健康悦生 悦活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悦生。悦活,是喜悦、欢乐与快活,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得以身体之健康,贵在悦活之内心,正所谓心不老,身不摧。积极心理学的始祖马丁·塞里格曼博士研究发现,教导10岁的孩子积极乐观的思考和行为,可以将它们在青春期之后患抑郁症的概率减少一半以上[马丁·塞里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TheOptimistic Child)》]。英国科学家1996—2002年对超过2万名健康英国成年人跟踪调查发现,在吸烟、社会阶层及其他心理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高掌控感(积极乐观)的调查对象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比平均水平减少20%,而高无助感(消极悲观)的调查对象比平均水平高20%(马丁·塞里格曼《持续的幸福》)。这就是说,积极或消极情绪的有关态度和状态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寿命长短密切相关。抱有愉悦快乐的心情,充满生气与活力地去生活,会扩展人们的心智视野,增加人们的包容性和创造力,是人类得到健康与长寿的诀窍。 人生的旅途丰富多彩,生活当然要快乐且有滋有味。“助人为乐,助人有乐”“知足常乐,知足才乐”“自得其乐,自寻快乐”,以乐为荣,与乐为伍,做一个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拥有正念的人,才能创造健康、护卫健康,拥有健康。然而,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但是必须明白平静乐观的心态是健康的根基。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不管是生活坎坷、家庭变故亦或是职场不顺,都应该坚强乐观对待。人体的皮肤、脏腑、经络、气血乃至疾病都与情志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的心理抑郁、悲伤、担忧、思虑过度或压力过大,可以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出现疲劳无力、胃肠纳差、睡眠不佳、心悸急躁等症状,进一步导致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各脏器功能减退,易患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甚至肿瘤。即使你拥有健硕的身体、和睦美满的家庭、备受尊重的职业,亦或是令人敬仰的地位,但却是心理抑郁的患者,那你拥有的一切也都不会带给你幸福的感觉,生命会了然无趣。所以想要追求健康与高质量的生命,拥有好的心情是其前提。
七、健康蕴生 蕴蓄健康产生,生而健康成长,谓之精准健康传播之健康蕴生。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巨大的财富。蕴蓄健康,即人体对于健康状态的孕育,某种程度上更是对健康的储蓄,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公共政策、公共卫生、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联动与积蓄。 笔者认为蕴蓄健康要求国家重视健康科普、社会普及健康知识、个体践行健康行为并有效管理健康。一个人的健康需要多方面维护,一个人健康的损害只需一个因素;一个人的健康需要用一生去积蓄,一个人健康的损害只需一刹那的瞬间。医学进步的成果最终要回到芸芸众生之中,让更多的人减少痛苦,让更多的人推迟痛苦,或者根本没有痛苦。常识如果不能在人群中驻足,我们会一次又一次面对上海大火的悲剧。白岩松曾说过,专家做科普比开药方还要重要。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主力军。《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从业规范》《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把健康教育工作与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为使更多医学领域专家为健康科普发声,为使更多的人养成以正确的方式储蓄健康的习惯,我们需要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比如说现在,对于医学专家来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非常重要,常常与各种奖项、职称评定等息息相关,然而健康科普类文章却不包括其中。医学专家从事科普事业理应有更大的平台和公共资源,鼓励更多的学者参与,形成气势,并进行系统推广,真正做到为储蓄健康工程保驾护航。作为个体更应该明确,健康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对本人、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蕴蓄健康需要个体摄取科学的健康知识,把知识变成健康行为,变成方方面面的健康管理,比如定期体检、健康养生、心理调适、营养治疗等。太平洋保险有一句广告词“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蕴蓄健康也应该如此,“平时重健康,一生蓄健康”。 我们都是自然界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常规更是不可逆转的规律。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转瞬的过程,在时间面前,任何伟大的人都逆转无力。而精准健康传播之道,就如同生命伊甸园中的和风、细雨、阳光、空气……浇灌人类生命之树,使之更加茁壮与葱郁。让我们的生命旅程,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6年第31卷第24期)
|
|||||||||
|